葛根素注射液在脑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近年来,我国脑血管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急性脑梗死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其致死、致残率很高。因此,对脑缺血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但是,在治疗领域还没有突破性进展。寻求新的治疗方法和途径已成为最紧迫的重要研究课题。我们使用葛根素注射液和常规方法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目的:评估葛根素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方法:87例患者随机分成葛根素组(n=46)和对照组(n=41)。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结果:葛根素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方面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发现葛根素注射液的并发症。

  结论: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有效,但需进行系统评估。

  葛根素是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根中提出的一种单体一异黄酬化合物(葛根黄酮),经临床研究证实葛根黄酮对正常和高血压的动物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它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降低血管阻力,使痉挛的冠状动脉和脑血管扩张,在静脉注射30mg/kg后。血流量增加40%,血管阻力可降低29%。葛根黄酮还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修复血管内皮细胞等作用,通过抑制凝血酶和部分凝血活素所致的凝血过程,抑制ADP和5-HT与ADP共同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有促进纤溶酶活性的作用。

  脑梗死多见于中年以上人群,多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病史,其血液黏滞性、聚集性及凝固性等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研究发现血细胞比容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浆蛋白升高会导致血液黏滞性增高,使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量减少,容易造成血栓形成及脑梗死。脑梗死发生后梗死灶周围的脑血流自动调节受阻,血液黏滞性成为影响病灶区脑血流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葛根素注射液具有扩张脑动脉、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能及早恢复和改善脑梗死灶的血液供应。改善脑梗死灶的功能,还可促进纤溶酶活性。降低血液黏滞性,抑制血小板及细胞聚集,阻止梗死灶的进一步扩大。有研究表明葛根素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0R=3.21,95%CI(2.25,4.59],并可持续6个月以上。本组发现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总有效率为95.7%,明显好于对照组8O.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葛根素组和对照组间血液流变学变化不明显,说明葛根素对三酰甘油、胆固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和纤微蛋白原并无明显作用。因此葛根素治疗脑梗死有效原因还需进一步研究。研究发现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试验数量虽然很多,但研究方法学质量较低,尚无充分证据支持葛根素能降低脑梗死死亡率和残疾率、有改善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的趋势,故不能将其推荐为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常规方案。

  本研究的结果仅作为进一步开展临床试验的依据。尚不能支持葛根素作为常规治疗的方法之一,葛根素的有效性还需要进行系统性的评价。

相关文章
最新资讯
热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