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明显


  分泌性中耳炎为耳鼻喉科门诊的常见病,且发病率较高,常反复发作,是引起患者听力下降的常见病之一,成人和儿童均可发病。目前治疗方法较多,疗效各异。运用血府逐瘀口服液结合西医治疗分泌性中耳炎55例,通过对照和随访观察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口服液结合西医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02例分泌性中耳炎随机分为两组,运用血府逐瘀汤口服液结合西医治疗作为治疗组55例,纯西医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作为对照组50例。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5%。

  结论:血府逐瘀口服液结合西医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有明显疗效。

  治疗方法:门诊初诊病例经确诊后,治疗组外耳道常规消毒,用5号针头注射器在鼓膜紧张部前下象限穿刺抽出积液后,用地塞米松2mg+糜蛋白酶2000万U鼓室注射冲洗,并配以口服抗炎及糖皮质激素口服1周,鼻内喷血管减充剂,并同时口服血府逐瘀口服液10ml,3次/d,连服2周,儿童量逐减,每周复查1次,对照组纯西医治疗,伴有鼻窦炎的患

  者同时积极治疗鼻窦炎。

  治疗结果:治疗组第1周患者耳闭塞感明显减轻,第2周开始听力基本恢复正常,局部检查耳鼓膜标志清,声导抗鼓室图呈“A”型,电测听检查气导曲线恢复与治疗前基本持平,总有效率95%,随访3~6个月未见复发,两组治疗结果,经X2检验两组有效率有显著性意义(P<0.05)。

  分泌性中耳炎(OME)是以鼓室积液及传导性耳聋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成人及儿童均可发病,常反复发作或迁延难愈,其发病机制主要为咽鼓管阻塞引起中耳负压至中耳黏膜静脉扩张、瘀血,使血管壁的渗透性增加,鼓室出现渗出液等一系列病理改变。纯西医治疗短期有一定疗效,对反复发病的患者疗效较差,且长期用药易产生耐药及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因此气血失调导致气滞血瘀是疾病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之一,治疗大法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疏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至和平”。现代医学认为中医学中的气滞血瘀与微循环障碍有相同的内涵,活血化瘀不仅能改善病灶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强吞噬细胞的活力,而且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临床实践证明,在西医的治疗基础上,运用血府逐瘀口服液([url=http://www.fuguantang.com/goods/1523.html]http://www.fuguantang.com/goods/1523.html[/url])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有明显的疗效,在门诊复诊中发现鼻咽部黏膜慢性炎症均有不同程度好转,鼻窦炎患者鼻塞流涕等症状亦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相关文章
最新资讯
热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