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乙肝病毒过程中常见的错误认识与误区

选择抗病毒时机不对。我国关于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明确指出,慢性HBV携带者不是抗病毒治疗的目标,若携带者长期应用阿德福韦酯片等抗病毒药物,对于携带者来说,更容易发生病毒变异,会为将来抗病毒带来困难。相反,有些应该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却不愿就医,以为肝功能异常时服用一些降酶药物就行了,不愿意服用阿德福韦酯等抗病毒药物,往往已经发展为重型肝炎或肝硬化晚期。

没有长期用药的概念。《亚太地区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指南对于阿德福韦酯等核苷类抗病毒的停药标准指出,对于HBeAg阳性患者,当至少间隔6个月检测2次结果显示HBeAg发生血清学转换且HBV DNA检测不到时,可以停药; 对于HBeAg阴性患者,当间隔6个月检测3次结果均显示HBV DNA检测不到时可停药。一般来讲,首选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用药至少需要1年以上,以减少疾病反弹的机会。

治疗期间不进行监测。服用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等抗乙肝病毒的药物后是否达到了效果,是否产生了耐药,主要依靠治疗期间的监测。如果治疗3个月以上,患者的HBVDNA滴度未见下降,说明这种抗病毒药物治疗无效,就应该更换其他抗病毒药物治疗;如果达到疗效,可继续治疗一段时间后停药;如果用药期间出现HBVDNA和ALT的反跳,可能是因为病毒发生了变异,对药物产生了耐药。

盲目联合抗病毒治疗。一些患者为了达到清除乙肝病毒的目的,盲目联合多种抗乙肝病毒的药物,实际上多数专家任务联合用药并没有单一用药有更好的效果。应采用一种抗病毒药物使用一段时间后再更换另一种药物的序贯治疗方法。

(编辑:liuwei)

相关文章
最新资讯
热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