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栀黄口服液+妈咪爱治疗母乳性黄疸安全可靠


  母乳性黄疸(BMJ)由美国Arias及Gartner等于1960年首先报道。其主要特点为新生儿母乳喂养后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临床出现黄疸。母乳性黄疸又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早发型黄疸出现在出生3~4天,是由于母乳摄人不足,肠肝循环增加,而导致TBS增高而晚发型母乳性黄疸通常发生在第一周后,黄疸可历时3~12周消退。母乳性黄疸多是晚发型黄疸。

  由于近年来母乳喂养的推广和普及,BMJ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据报道,其发生率高达20%~30%。对247例母乳性黄疸患儿给予茵栀黄口服液、妈眯爱口服治疗,黄疸均消退,现报道如下: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与妈咪爱口服治疗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247例母乳性黄疸患儿给予继续母乳喂养,不需住院,只采取口服茵栀黄、12服液加妈咪爱治疗。

  结果:12服茵栀黄口服液加妈咪爱治疗母乳性黄疸,临床疗效显著,全部病例黄疸均消退。

  结论: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加妈咪爱治疗母乳性黄疸,是经济、方便、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母乳性黄疸预后较好,一般TCB>15mg/L时,可边喂母乳边做光疗,>20mg/L做光疗的同时应停母乳喂养。据报道:重度母乳性黄疸(血总胆红素20mdL)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33%异常改变,胆红素降至正常后,改变消失,提示BMJ有导致轻微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可能。所以积极治疗重度BMJ是必须的,预防和减少BMJ的发生更为重要。

  研究认为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因新生儿肝脏发育不完善,摄取胆红素的能力不足,酶活力低下,肠道缺乏细菌,当胆红素经过肠道时,形成尿胆原较少,而被重吸收较多;新生儿肠道内胎粪中结合胆红素含量为80~100rag。相当于每日生产量的5~l0倍,如胎粪排除延迟,增加胆红素的重复吸收,加重黄疸;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小肠内β-葡萄糖醛苷酶(β-GD)含量丰富,且活性也很高,β-GD能分解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键,产生未结合胆红素,后者从小肠吸收进入肠肝循环,使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加,引起黄疸。

  中医认为本症主要为胎禀湿蕴,由于孕母素蕴湿盛或内蕴湿热之毒,遗于胎儿,或因胎产之时,出生之后,婴儿感受湿热邪毒所致。若孕母体弱多病,气血素亏,可致胎儿先天禀赋不足,脾阳虚弱,湿浊内生;或生后为湿邪所侵。湿从寒化,寒湿阻滞。还有小儿禀赋不足,脉络阻滞,或湿热蕴结肝经日久,气血郁阻,均可以形成本病。

  茵栀黄口服液是以中医方药茵陈蒿汤为基础,选用茵陈、栀子、黄芩、金银花提取物制成,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的作用,对各种高胆红素血症具有很好的疗效。研究发现,茵陈蒿内含有β-葡萄糖醛酸酶抑制剂,可以减少胆红素的肝肠循环,而降低未结合胆红素。口服妈咪爱主要是补充肠道益生菌,促进新生儿肠道正常菌群形成,以减少尿胆原的重吸收而达到促进黄疸消退。

  在临床工作中,对母乳性黄疸患儿给予茵栀黄口服液加妈咪爱治疗母乳性黄疽,无需住院,并继续母乳喂养。临床用该方法施治本病,未见显著副作用,是经济、方便、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茵栀黄口服液:[url]http://www.fuguantang.com/goods/1896.html[/url]

相关文章
最新资讯
热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