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效果较好


  尿毒症患者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后产生的贫血是由多种多样的原因引起的,其中主要是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减少及红细胞胞膜的脆性增加使红细胞的寿命缩短造成。外源性地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常能有效地治疗尿毒症的贫血;但是临床上也有一部分患者使用足量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后贫血的治疗效果不显著,被认为与其体内左卡尼汀缺乏有关。

  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同时加用左卡尼汀合并治疗,取得了更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治疗的效果。

  方法: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于每次血透后静脉推注左卡尼汀(雷卡)1.0g,每周2次。疗程共3个月。而对照组不用。两组同时于血液透析后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每周100~150u/kg。

  结果:治疗组Hb、H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左卡尼汀(雷卡)能显著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可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

  近年来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尿毒症患者的贫血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是,临床上也有一部分患者在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尿毒症贫血时效果不尽人意。影响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的因素很多,左卡尼汀缺乏可能会导致患者对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抵抗;并能导致红细胞膜脆性增加,通透性降低,红细胞寿命缩短而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治疗的疗效。用左卡尼汀治疗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治疗反应增加,还可以通过增加尿毒症患者红细胞膜Na+-K+-ATP酶的活性,从而延长红细胞的半衰期来改善贫血。

  肉碱(左卡尼汀)主要存在于动物组织中,是一种氨基酸衍生物,在肝和肾中由赖氨酸和蛋氨酸合成,并进入体循环。左卡尼汀其主要来源是食物摄取,动物性食品中的含量很高,如肉类和乳制品,生物利用度为54%~87%,故一般不会缺乏。人体细胞内的甘油三酯(TG)被利用之前由脂酶水解而产生脂肪酸,脂肪酸的活化在细胞液中进行,而催化脂肪酸氧化的酶系存在于线粒体的基质内,因此活化的脂酰CoA必须进入线粒体内才能代谢。脂酰CoA进入线粒体需肉碱转运。在线粒体内膜两侧有肉碱脂酰转移酶Ⅰ和Ⅱ,它们是同工酶,共同促进脂酰CoA的转运。位于线粒体内膜外的酶Ⅰ促进脂酰CoA转化为脂酰肉碱,后者通过线粒体内膜上的载体转运进入膜内侧,在酶Ⅱ的作用下转变为脂酰CoA并释放出肉碱。慢性肾衰竭患者由于饮食摄入肉碱减少,肾脏合成降低等综合因素影响,而出现肉碱代谢异常,特别是透析患者由于透析清除而出现肉碱缺乏,引起一系列的临床表现。有研究显示,尿毒症血透患者血浆FC浓度明显低于正常人和保守治疗者,一次血透血浆FC浓度可下降70%,说明透析丢失是血透患者肉碱缺乏的主要原因。大量研究发现,对该人群补充肉碱可改善脂质代谢、蛋白质营养、抗氧化状态和促红素抵抗,

  本临床观察表明,通过补充肉碱(左卡尼汀)可显著提高血透患者Hb、Hct水平,纠正肾性贫血。这可能是由于左旋肉碱减少了红细胞长链酰基肉碱的积聚,改变了红细胞膜的脂质成分,增加红细胞对不同类型应激的抵抗,降低了红细胞脆性,最终延长了红细胞寿命。同时左旋肉碱通过对骨髓红系祖细胞的作用,提高了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疗效。本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显著减少。

  本文资料表明,左卡尼汀辅助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透患者的肾性贫血,确能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疗效,使一些单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较差患者,经合并使用左卡尼汀治疗后也可取得满意疗效;即使单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较好的患者,经合并使用左卡尼汀治疗后可以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我们建议在应用EPO治疗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同时常规补充左卡尼汀([url=http://www.fuguantang.com/goods/1509.html]http://www.fuguantang.com/goods/1509.html[/url]),以提高EPO的疗效,使患者的贫血治疗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关文章
最新资讯
热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