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新冠肺炎做好清洁消毒6项防控措施有效预防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给公众的生活习惯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国家层面,拟将新冠肺炎纳入传染病防治罪调整范围!具体是什么情况?重点防控措施有哪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是建议将新冠肺炎纳入传染病防治罪的调整范围。

刑法修正案(XI)草案修改了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明确了新冠肺炎等依法确定对甲类传染病采取管理措施的传染病,属于本罪的调整范围;补充构成犯罪的情节,增加对拒不执行人民政府依法提出的防控措施、在疫区非法销售、运输污染物品等犯罪行为的规定。

第二,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公众应坚持六项重点防控措施。

(一)经常佩戴口罩

1.职业防护和因工作需要经常与公众近距离交流接触的人员(如交警、行业执法人员、社区工作者、商务服务人员等)。)应坚持按岗位要求佩戴口罩。

2.患有任何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普通感冒等)的人。)应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区域),非去不可时戴口罩。

3.护理老人、婴儿和长期卧床病人的护士,患呼吸道传染病时,暂停护理;护理时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保持手卫生。

4.任何去医院看病或陪别人去医院的人都应该戴医用外科口罩。

5.建议外出时随身携带口罩,遇到无法确定的风险时(如户外景区部分景区人员密度过高),及时佩戴口罩,行业主管部门对佩戴口罩有特殊规定(如乘坐交通工具)。

6.佩戴口罩的种类及相关注意事项请参考北京市疾控中心关于口罩的相关指南。

(二)保持社交距离

1.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餐厅、美容院、图书馆、美术馆等场所可提倡预约入馆,合理安排时间,避免人员聚集。

2.在人群容易聚集的区域设置“一米线”,如取餐(饮)和结账,提倡在服务员的办公桌前结账,避免控制人群聚集。

3.举办促销活动时,应引导顾客保持社交距离,避免顾客长时间聚集在一个地方。

4.公园、景区、农家乐等休闲娱乐活动场所可以通过预约、配额、错峰等方式控制流量密度。

5.公众要时刻听从公共场所管理者的要求,注意保持社交距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保持双手清洁。

1.在日常生活中,市民应养成饭前便后、上厕所前后、触摸公共物品或部位后及时洗手或用免洗手消毒液洗手的好习惯。

2.如果你怀疑你接触了可能被污染的物品,你必须立即洗手,或者用免洗手消毒剂消毒。

3.除了要注意生熟食品的分离,在生肉、鸡蛋、水产品的清洗加工过程中,尤其是制作直入食品前,要随时洗手。

4.洗手前尽量不要触摸口、眼、鼻;咳嗽或打喷嚏时,尽量不要用手直接捂住,而是用手肘或纸巾捂住。

(4)配合健康监测。

1.全体市民要配合社区、公共场所、单位开展的健康监测,按规定展示“健康珍品”,配合体温监测。

2.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参照《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公众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后就医指南》,及时就医排查。学生、职员等。不得带病上课或工作。

(5)做好食品卫生。

1.外出就餐时选择正规的生意,避免生吃或半生不熟。

2.当家庭购买食物和原材料时,他们应该从正规企业中选择商品。烹饪时注意生熟分开。

3.动物源性食物(包括牛肉、羊肉、家禽和水产品)应彻底煮熟。刀、案板等。用动物源性食品处理过的,应及时清洗消毒。

4.生吃或吃了一半的水果和蔬菜要用流动水清洗后食用。

(6)做好日常清洁消毒。

1.每天开窗通风2 ~ 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室内空空气流通。

2.采用湿式清洁方法保持房间干净整洁。

3.在家中使用分体式空调节时,滤网和表冷器应定期清洗或消毒。

4.每天及时清理生活垃圾。不要把垃圾放在走廊里,而是放在小区的垃圾桶里。

相关文章
最新资讯
热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