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女生甲状腺结节两年没复查变成癌性良性结节可以不治疗吗?

25岁女孩甲状腺结节两年未复查,变成癌性良性结节,不能治疗。近年来,甲状腺结节逐渐成为高发和常见病。随着体检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患有甲状腺结节。很多人看到结节肿了就有点心慌:严重吗?会变得更糟吗?你想做手术吗?手术后会留下疤痕吗?

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不需要手术,所以应该做随访。然而,也有例外。刚毕业的25岁女生小丽(化名)被招了!
复查两年后,甲状腺结节变成了癌。
早在两年前,小丽就发现了形态不良的甲状腺结节。当时医生说结节还很小,可以密切随访。但是小丽害怕手术会在脖子上留下疤痕,所以可以推迟。而且她发现身边很多女同学都有甲状腺结节,所以她也没当回事,医生也定期跟踪,她就把她们留下了。【/br/】今年小丽体检时发现结节增大。超声检查显示结节大小1.2cm,形态不规则,直立,有砂样钙化,短杆状血流。
经过两年的复查,小丽的甲状腺结节已经恶化,医生很可能会考虑甲状腺恶性肿瘤。小丽很害怕。她来到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第一乳腺外科。经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及颈部增强CT检查,主任医师宁萌明确表示,小丽患的是甲状腺乳头状癌。
虽然是甲状腺癌,但属于早期低危人群。b超和CT均未发现淋巴结转移,可通过内镜进行根治性手术。宁萌告诉小丽,根据患者不同的体质和需求,我们可以通过胸部入口或通过口腔入口准确做到,不会留下疤痕。
和家人商量后,小丽决定做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内镜下,医生切除了小丽病变一侧的甲状腺叶和峡部,并清除了中心区域的淋巴结。十几个淋巴结没有发现转移。最后,手术非常顺利和成功。
什么样的结核是危险的?
在中青年人群中,甲状腺结节多发生在30 ~ 50岁之间,男女发病率约为3: 1。此外,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甲状腺钙化。
从专业角度来看,甲状腺结节可分为甲状腺炎性结节、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囊肿、甲状腺肿和甲状腺恶性肿瘤五大类(临床上约占5%~15%)。除了最后一种是恶性的,前四种大多是良性的。
每个人都可以根据b超下甲状腺结节的形态进行区分,即TI-RADS分级。
TI-RADS分为七类,其中TI-RADS0、TI-RADS1、TI-RADS2为良性。
TI-RADS3属于非典型良性结节,如复杂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恶性风险小于5%。
TI-RADS中有4个疑似恶性结节,可分为4a(恶性风险5-10%)、4b(恶性风险10-50%)、4c(恶性风险50-85%)、恶性风险5-85%四类。
TI-RADS5是典型的甲状腺癌,其恶性风险为85%~100%。疑似甲状腺恶性结节伴颈部淋巴结转移分为5类。
TI-RADS6是一种经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证实的恶性甲状腺病变。
一旦发现报告中含有TI-RADS3、4、5,请及时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
如果报告中发现分类异常,或有6个关键词:长宽比≥1、边界模糊、低回声或极低回声、微钙化、实质性、形态不规则,请及时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其他检查,如FNA、甲状腺功能等,最终确定结节的性质。
不要重复这些误解!
01 .
良性结节可以不治疗吗?
当医生判断良性结节无症状,不影响健康和外观时,可以随访,暂时不治疗。【/br/】记得根据结节和个人特点及时随访,不要等到出现恶性或严重情况才采取措施,到时候小病可能来不及导致大病。
此外,如有以下情况,应及时咨询:
结节炎症、发热、颈部疼痛。
结节过大或生长剧烈,压迫食管、气管和神经,导致吞咽困难、呛咳、呼吸困难、声音嘶哑。
02 .
多发甲状腺结节比单发甲状腺结节更危险?
不要以单拍或多拍来判断好坏。研究表明,甲状腺结节的数量与恶性风险没有直接关系,每一个结节都要严格监测。
03 .
甲状腺结节生长时应该避免碘吗?
如果要避免碘,应首先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如果甲状腺功能正常,饮食不受限制;如果结节与甲亢有关,尽量吃非碘盐、海鲜等高碘食物。如果结节合并甲减,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适当的低碘饮食。
04 .
甲状腺切除术能一劳永逸吗?
甲状腺是维持正常代谢的重要内分泌器官。通过合成、储存和分泌甲状腺素,可以增加全身组织和细胞的耗氧量和产热量。促进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分解;促进人体生长和组织分化。
然而,一些市民在发现结节后极度焦虑,甚至要求医生切除甲状腺。这种决定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目前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结节有不同的治疗方法,部分结节可以通过药物观察和微创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有些结节只有通过手术才能防止进一步转移和恶化。没有固定的常规,只有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大多数甲状腺结节在临床上不需要手术,只是在结节压迫气管或食管或怀疑高度恶性时才需要手术。结节的大小不是手术的绝对参考指标。如果结节过大,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或外观影响,也可以考虑手术切除。
预防甲状腺癌要做到:
合理吃碘,少吃油腻、辛辣、油炸食物。
禁烟禁酒
改善饮食结构,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减肥。
避免不必要的辐射接触。

相关文章
最新资讯
热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