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走路爱摔跤?当心!这可能是X或O型腿的最初症状

走路容易“摔跤、走不稳”,是大部分膝外翻或膝内翻儿童所表现出来的第一个症状,尤其膝外翻(X型腿)患儿更常见。

儿童膝外翻(X型腿)或膝内翻(O型腿)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骨关节结构病变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儿童膝关节的正常生理性角度发生变形,导致膝关节的力线分布发生异常,致使关节一侧所受应力增大,对侧则相对减少。久之,还会引起膝关节行走时的疼痛,关节活动也受影响,易导致骨性膝关节炎的发生。

膝内翻称之“O”形腿,主要表现为双下肢向外弯曲时,双膝之间得距离增宽,走路摇摆、跌倒,足趾向内侧偏;平卧位,下肢伸直,髌骨向正上方,双侧内踝并拢时,双膝之间存在距离,距离越大,内翻越重。

膝外翻称之“X”形腿,若为单侧则称“K”形腿,主要表现有走路笨拙,走路时双膝相互碰撞,容易跌倒,足趾向内偏;平卧位,下肢伸直,髌骨向正上方,双膝并拢时,双侧内踝之间存在距离,距离越大,外翻越重。

走路容易“摔跤、走不稳”,是大部分膝外翻或膝内翻儿童所表现出来的第一个症状,尤其膝外翻(X型腿)患儿更常见。因为膝外翻所导致双脚的踝间距增大,走路时两腿膝关节会经常性碰触摩擦,致牵绊而摔倒。

发病原因很多(如下),佝偻病、缺钙、遗传、学步过早、使用学步车等都有可能导致。也有少数患儿是因外伤、炎症、肿瘤或先天性骨骺发育不良所引起,可发生在单侧或双侧肢体(单侧发病少见)。

1、骨代谢与内分泌疾病引起的膝内/外翻:比如各种佝偻病,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肠(腹)性佝偻病、肾性佝偻病、还有非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先天性佝偻病等;

2、骨发育紊乱所引起的膝内外翻,也称之“骨发育不良症”,许多学者认为这属于遗传性疾病;

3、外伤性膝内外翻:主要原因有骨骺损伤、膝关节的骨折、下肢骨干的骨折所引起的骨结构问题;

4、如脑瘫、小儿麻痹症异常动力牵拉性膝内外翻,结核、感染等引起紧邻膝关节的破坏性病变,骺板骨软骨病也就是胫骨内翻、青春期的膝内外翻等等。

5、“压力性”膝外翻或膝内翻:此种情况最为常见,主要是因为膝关节的承重能力发育与身体体重或活动负荷不匹配,导致膝关节结构在压力刺激下出现异常改变,尤其扁平外翻足的儿童所致膝外翻最为常见。

但并非所有的膝外翻或膝内翻都要矫正治疗,一般来说,膝外翻或膝内翻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的情况改变只需观察、定期复诊即可;病理性的改变才需要接受治疗,有矫正鞋、支具或微创手术等方法可供选择。

如何鉴别生理性改变和病理性改变?一般情况下,正常儿童至1岁之前,均存在轻度的膝内翻(膝间距<2公分),直至18个月左右时,双腿变直,属于生理性膝内翻,可不予治疗;18——30个月期间,由于骨骼的发育,双膝会出现轻度的外翻(踝间距<2公分),然后双腿再次逐渐变直,到4-6周岁时接近正常水平,此属于生理性膝外翻,也无须治疗。

但,一旦超过正常合理范围的膝内翻或膝外翻患儿,则需要接受治疗,尤其选择矫正鞋或支具治疗时,患儿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1、支具(夜用型)治疗:通过支具的“三点力”进行治疗,根据患儿畸形程度采集石膏模型制作完成,支具在夜间使用时,双腿需持续保持绷直状态(膝关节不能弯曲),患儿无法蜷曲和活动,也因此导致患儿的依从性较差;

2、矫正鞋治疗:鞋底的内侧和外侧存在坡度差,使力线至膝关节处可以分解为向内或向外的生长力,改变患儿走路时的负重力线,使畸形程度逐渐矫正,因为舒适性,导致接受程度较高。

3、手术矫正法:通常适用于5岁以上的膝内翻(8岁以上的膝外翻),或膝关节内、外翻程度较重的患儿,手术采用楔形截骨再愈合的方法,截骨部位选在畸形最明显的位置处。

总结:轻度的膝内外翻(膝、踝间距小于5cm)只需要使用白天穿的矫正鞋即可达到理想的恢复效果;而中度以上(膝、踝间距在5—8cm或以上)需要配合使用夜用型支具。若经过矫正鞋或支具矫形,6-12个月,治疗效果仍然不明显,应考虑手术治疗。

相关文章
    最新资讯
    热门药品